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走近徐斌,走进无痕教育——读《徐斌:无痕教育》有感

时间:2024-03-08 23:35:30
走近徐斌,走进无痕教育——读《徐斌:无痕教育》有感[此文共1301字]

2017年的4月,著名的特级教师徐斌老师,来我们盐城,在新河小学执教了一节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幸,我去了现场聆听了大师的课堂,感受了智慧课堂,也是那天让我接触到了“无痕教育”,于是我也从网上购买了一本《徐斌:无痕教育》准备走近徐斌,走进无痕教育。

一、走近徐斌

当我打开这本书,阅读第一部分:给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的网络教研成长故事。才知道,徐斌老师,最初接触了“教育在线”论坛,从2002年,徐斌老师以“斌山来客”这一网名,开始了它在“教育在线”的网络交流,从此这里就成了徐老师与其他数学老师切磋技艺的阵地,成为相互分享教学经验的窗口。徐老师说:“有了这块自留地,有了这个数学教师精神栖息的码头,我便多了份额外的工作。尽管平时工作忙碌,但我也注意修建自己的码头。”写作之余,徐斌老师不忘输送生命的“养料”。他说最初的几年里,阅读了《九章算术》、《尝试教学法》、《儿童心理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50多部理论书籍。阅读了一些教育期刊,他发现还需要补充精神的养料。于是又捧起了《学与教的原理》、《数学与文史》、《数与诗的交融》。夜深人静之时,正是徐老师读书享受之时。大量的阅读和与大师们的对话,徐老师渐渐丰厚了底蕴、磨砺了底气!同时通过网络的互动交流,徐斌老师说,收获在那些被鼠标激活的日子里。真正尝到了与教师互动交流的乐趣。

二、走进无痕教育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愿的追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无痕教育”?徐斌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知不觉中开始”

让学生从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是无痕教育追寻的基本境界。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就是要确立合适的学习起点,也就是要明确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师要把学生“将要带向哪里”以及“如何走向哪里”,从而无痕地将学生引向新知的边缘,让学生油然而生对新知学习的需求。

(二) “不露痕迹中理解”

“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尤其是在新知理解阶段,我们更需要充分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能够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使新知学习更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让儿童在不露痕迹中获得新知意义。

(三) “潜移默化中掌握”

无痕教育视野下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主要的体现为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进”与“退”的艺术。通过适当“退”和必要的“进”,是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四)“春风化雨中提升”

理想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润着生命;岁无痕,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虽无痕,却如歌如乐,如诗如画。

徐斌老师毫无保留地写出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对“无痕教育”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一位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练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徐斌老师的课堂用语,幽默、清新中还带一份智慧和灵动,有时是细心真诚的点拨,有时是恰如其分的引导,有时是睿智从容的评价,有时是热情大方的鼓励……智慧在数学与生活的连结处闪现,智慧在交流与探索中创生,智慧在预设和生成中建构,他的课堂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旅。

我们年轻的教师相信只要有不懈的追求,静心读书,专心课堂,潜心实践,悉心反思,即便我们不能如徐斌老师那般优秀,至少我们可以成为在这一行的专业人士!正如徐老师所言:“人生的坐标,自己描画。一切幸运,都在我们自己的把握中”,让我们一起携手为理想的课堂而努力吧!

《走近徐斌,走进无痕教育——读《徐斌:无痕教育》有感[此文共130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华宇文秘网 www.8868562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