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我重点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市县(区)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实地察访、随机听取办事群众意见建议、与窗口和部门人员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外地先进经验,对标对表找差距。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背景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的窗口,其服务水平、水务质量高低,是政府履行服务职能、表达为民服务理念、体现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低,政务服务的态度、效率、质量就难以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有可能沦为空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通过对政务服务的主体、态度、条件、流程、效率、便捷性、质量等明 ……此处隐藏3200个字……裁量权,即对审批条件里有模糊空间的要素进行细化、明确化,以此杜绝审批腐败和权钱交易。
2.服务流程的标准化。需要对内制定业务手册,建立标准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态度与质量,规范审批事项的条件、流程、时限,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选择权,引导办事人员按照公开的标准办事,实现阳光审批。对外则通过发布《办事指南》,作为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审批的具体依据,将办事具体条件、要求等一次性明确告知企业和公民,明确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和环节,增加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谁来申请、谁来审批,结果都一样。此外,需要注意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制定标准、执行标准和评估标准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品质,提高公民满意度的过程。
3.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建立科学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评价体系指标,结合改革实践,优化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指标,将“特别重大事故一票否决”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强化研究报告的实用性及科学性。此外,建立健全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绩效评估既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绩的检阅,也是其持续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纳入率、资源共享率、业务协同率、标准规范率等进行量化评估。通过第三方绩效评估,有效收集群众对服务需求和满意度的意见建议,设置群众监督岗,及时发现和纠正政务服务中存在业务短板、法律困境、技术难题等问题,为后续发展总结经验和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