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情绪高二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剖析情绪高二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直认为自己的脾气还是有点暴躁的,而且稍微有点儿不如意的`事,就非常容易地起抱怨之心。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郁闷,把情绪一直拉低,让自己陷入消极的状态。
每个人都是喜欢积极乐观的,这也是有这样个性的人能吸引更多的人想当他的朋友的原因吧。
于是,我决定尝试着让自己努力地去做事,遇到先不抱怨而是先把时间花在解决问题上面,毕竟以往的抱怨经历也让我明白,那种抱怨的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同时也给他人留下暴躁,没有责任感的印象。
说到改变,当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我不想自己成为一个一无是处的让人厌烦的人,我就必须做出改变。
在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时,我不再直接甩脸色觉得自己不行,而是先尝试硬着头发去了解,尽己所能地去解决,我发现,当你勇敢去面对的时候,有些困难并不会像你之前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解决了这些困难,也会收获到小小的自信感,当然这过程中也有碰到力不从心地时候,这种我就学着去观察他人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同时也明白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的。平时见他人因为一些小事都没处理好,可能对其印象不佳,可没曾想到在自己觉得棘手的事,他们却能游刃有余地处理。
看来 ……此处隐藏964个字……能,让人不得不质疑,我们教育到底是把人教聪明了,还是把人教傻了?一纸文凭能代表什么?
周恩来的最高学历,是南开高中毕业,但他的最高职位,是中国总理,也是20世纪的政坛巨人。他的才华、风度,令无数人敬佩、倾倒。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从其父郑洪升到其子郑亚旗,祖孙三代的最高学历是小学毕业,然而他们都依靠自学而成才,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回眸往事,大致与陈寅恪同时期的梁漱溟,也有幸遇到了一位慧眼识才的“伯乐”。 1917年,年仅23岁、且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看到后,即邀请梁漱溟到北大任教,讲授印度哲学。从此,梁逐渐为人所知,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遇到蔡元培,确实是他的一生之幸,而如果在当今社会中,他恐怕很难有出头之日吧?
不难想象,如果唐骏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都是像蔡元培先生那样不问学历、只问能力的“不拘一格选人才”者,那他又何必出此“造假”之下策,使自己声名受损呢?
与我们对学历的趋之若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的公务员队伍不追求高学历,甚至高技术企业也不追求高学历。比如,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要求极为宽松,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而在美国一家大报一年刊登的3544则科技类招聘广告中,2799则没有任何学历要求,而要求学士学位的仅206则,要求硕士的仅77则。
能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行证!
有文凭未必有水平,有学历未必有能力。选拔人才也不能仅看一张文凭,而应该有多元化的的标准。只有这样,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才能姹紫嫣红,生机无限;整个社会才能够健康发展、充满活力!